南宁学院的前身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1985年创办的邕江大学,2009年,南宁威宁集团以股份制的形式参与办学,成为共同举办者,双方在章程中明确不从办学中获取经济回报;2011年,合作共建的新校区投入使用;2012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高校,更名为南宁学院。学校现设二级学院12个,开办本科专业27个,覆盖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等4大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14324人,其中本科生12421人。
办学思路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非营利性办学原则,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升本以来,学校积极探索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道路,贯彻“应用型、开放式、新体验”的办学理念,以“质量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为主题,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专业与课程建设为核心,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重心,铸造应用型特色之魂、立稳服务地方发展之根、强固产教融合之本,努力为新时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前,学校已成为国家首批应用技术大学试点高校、广西新建本科学校转型发展试点学校、自治区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单位。
办学条件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国家aaa级景区“不孤湖”景区坐落在校园内。校园占地面积84.6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3.02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23.0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4亿元,建有智能交通实训室、vbse跨专业综合实训室等实验实训室196个。有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原国家质检总局中国质量研究与教育(南宁)基地等高端协同育人平台;有校外实习基地120个。图书馆建筑面积25804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29.39万册,电子图书98.66万册,数据库22个。
师资队伍 学校“教授引领、骨干支撑、双师结构、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基本形成,现有自有专任教师516人,外聘教师348人,折合专任教师759.5人,生师比18.88:1。自有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209人,占40.5%;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322人,占62.4%;双师双能型教师175人,占33.91%。教师中有全国优秀教师、自治区级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艺术大师以及企业技术专家等知名专家学者和行业骨干。
人才培养 学校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深化应用型理论研究,促进办学理念向应用型转变,结集出版了《创新创业教育新体验》《产教融合创新发展新体验》《应用型课程建设新体验》等教学改革研究论文集6部、《变道超车——新型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探索》专著1部。深化专业建设促进学校办学思路向应用型转变,拥有广西重点学科1个,入选广西创优计划项目4个,建有自治区级重点(特色)建设专业6个;深化课程改革促进教学向应用型转变,重构课程体系,重组课程内容,开展了100门应用型示范课程和29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向应用型转变,探索并形成6种产教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人才培养目标向新时代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规格转变,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
立德树人 学校重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推动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近三年来,学校思政课教师参加教学类比赛或评比累计获得奖项15项,其中国家级奖项4项、自治区级奖项11项,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人。学校创建了“不孤志愿服务”德育品牌,培养学生奉献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四导”(引导、倡导、指导、辅导)工作法为抓手,统筹“十大育人”体系,构建“三全育人”格局。
应用研究 学校重视开展应用研究工作。近三年来,承担纵、横向科研项目126项,经费总额888.84万元;获得市厅级以上科研奖项28项;发表论文651篇,出版著作11部;师生申请专利共827件,专利授权159件。2017年,全校专利申请总量位居全区高校第11位,发明专利申请量位居第7位,学校荣获“南宁市专利工作突出单位”称号。在2018年中国民办本科高校科研竞争力排行榜上,南宁学院在全国152所民办本科高校中位居第46位。
国际交流 学校将东盟国家和周边地区作为交流合作重点,搭建了中国—东盟质量研究与教育中心、南宁(东盟)轨道交通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等合作交流平台。截至目前,学校共为泰国18所院校提供了城市轨道交通师资培训,接待来自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教育访问团53个,建立合作关系院校43所。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主导,南宁学院牵头,名校、名企参与共建的“中国—东盟综合交通国际联合实验室”项目已经启动建设。
培养质量 学校2017、2018、2019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95.29%、94.83%、90.72%,高于同期广西高校的平均水平,已连续六年荣获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五届累计获得国家铜奖6项、自治区金奖18项、银奖18项、铜奖86项,成绩位居广西高校前列;近三年,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创新活动技能竞赛和文艺体育竞赛累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项560项。在2014—2018年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中位居全国民办及独立学院第18名、广西第1名。
本科办学以来,学校的改革发展得到了上级领导、同行和社会的关注与鼓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万鄂湘、时任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李晓红等领导以及我国著名教育学家潘懋元先后到校调研指导,对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做法和成效给予充分肯定。2014年以来,学校先后20次受邀在国家和自治区内外各类平台上分享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经验,134所区内外院校到学校就应用型高校建设进行考察交流;新华社、《中国教育报》《广西日报》和广西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学校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2016年,学校荣获“广西五一劳动奖状”。
(数据截止至2019年9月30日)